(抗击新冠肺炎)“95后”志愿者瞒着父母上“役”线:带短袖衣服 做长期准备
中新网兰州3月11日电 (魏雪 史静静)“‘90后’已经成熟独立,我们愿意成为这场战疫的主力军。等我归来时,一定山河无恙,春暖花开!”这是李佳林瞒着父母,申请支援去湖北当志愿者后写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除了倾心于顶尖的科学技术,他也成了技术的沟通桥梁。作为科学家,张亚勤当年经常穿梭于硅谷与北京之间,拥有美国最先进的理念,懂得最新的趋势,也实现了与中国同事们一起的创新与实干。连接两地信息与趋势,融合两国的技术与人才,推动技术跨国界的发展。在技术的一面,张亚勤融合中美两地之长,使得微软成为研发成果的受益者;在人才的一面,他也在这个平台上培养了一大批属于中国的世界级科学家。
转会百度之后,张亚勤与百度的转型实践有着更多精彩的瞬间。推动成立量子计算研究所;助力百度首款云端全功能 AI 芯片“昆仑”发布;亲自带队的百度智能云和自动驾驶业务,成为百度在 AI 领域商业化落地能力的代表……百度近几年转型中的创新、探索,甚至是碰壁,他都一一尝试,并将在微软积累下的技术、管理经验,与一家纯正的中国本土互联网企业进行了融合。如今的百度已经走出转型迷茫区,走在领跑AI的大道上。
53岁的张亚勤,已经经历了30年丰富的职业生涯,以及厚厚一打的辉煌成就。一步早,步步早,天才少年,比别人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旅途风光。
30年的职业生涯,张亚勤无疑是成功的,这包括了其全球顶级科学家的身份,以及在微软、百度等世界级企业的贡献。在人才辈出的高科技行业里,张亚勤绝对算得上金字塔尖上的翘楚。
同时,张亚勤将负责牵头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类脑智能为关键的技术突破方向,打造世界顶尖的创新研发平台——显然,这是一件值得他兴奋、再次投入热情的大事。
No.2入局:从预见未来到创造未来
因为大学专业是统计学,2月底抵汉的李佳林被分配到武汉市武昌医院人力资源部负责统计。可是看到医院女性多,每天有很多物资需要搬运,他不愿意只坐在办公桌前,主动要求加入后勤保障,多干些“体力活”。
在2019年4月17日,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长 David W. Oxtoby 和董事会主席 Nancy C. Andrews 宣布,有 200 多名杰出人士入选该学院院士。其中,共有9 名华人学者入选,时任百度总裁的张亚勤当选为该院数学、物理和工程学部院士。这是对其学术成就的再次肯定。
在准备来武汉的行李时,李佳林带了短袖衣服,做好长期在武汉志愿服务的打算。“我会一直坚持下去,尽力尽力的帮忙,直到疫情结束。”他说。(完)
回看5年前,张亚勤是想在一家领先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里贡献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而他离开后的百度,也成为了国内领先的AI公司,百度这5年的转型、变化,张亚勤无疑又是一位不可或缺的企业变革推动者。
如今,2020年已经起航,观察张亚勤的life3.0,或许很难判断出这一次的决定,会在十年、二十年后给中国的科技产业带来哪些变化。或许,我们只能过十年、二十年再来回看,才好做一评判。
上午8时至晚上10时,他和团队的志愿者们要搬运救援物资、为医护人员和隔离病人送饭、统计数据、消毒保洁……冒着被感染风险,李佳林凡事抢着干,每到饭点,第一时间赶着为医护人员送饭。“我是年轻人,跑得快,多干活,医护人员和病人就能早点吃上热饭。”
“我想为武汉做点什么。”通过了解,李佳林得知可以申请加入五四志愿者团队,支援武汉。于是他悄悄瞒着父母,在网上申请了支援武汉的医院,毅然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千里“逆行之路”。
而未来让他exciting的事情,就是跳出个人的成功,站在学术的金字塔尖,对产业、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技术走出象牙塔,教育是最好的途径。
推广:猎云银企贷,专注企业债权融资服务。比银行更懂你,比你更懂银行,详情咨询微信:zhangbiner870616,目前仅开通京津冀地区服务。
No.1做事:“早”的精彩,“融”出高度
从1999年微软中国研究院不足10人,到几年后建立起一个机构健全、分工明确的研发集团,只有技术之长是不够的。这里汇聚了3000多名聪明的工程师,跻身为微软美国总部以外最重要的研发基地,张亚勤本人更被比尔•盖茨视为“微软的宝贝”,这些成绩都彰显了他在研究之外的另一面特长——管理能力。
张亚勤并非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仰望星空的同时更能脚踏实地,给产业带来增益。在他身上有科学家与企业家的特质融合,也有企业家的战略眼光+管理能力,他可以将科学家的技术能力放大数倍,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大价值。
“早”,是张亚勤人生精彩的基础。而“融”则让他的成就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少年天才,早早成名,但张亚勤人生道路上最鲜明标签并不是“天才”,而是“实干”——也就是罗振宇演讲中那种“做事的人”。
“与其心不在焉地学10小时,不如集中精力学1小时。”先天IQ高,后天专注、努力,这使得张亚勤从小到大的求学过程中拥有超人的效率。
显然,这确实是一件让人exciting的事情。国内的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多年,从模仿、学习,到今天有了一定的积累,尤其AI再次崛起的时候,我们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在AI时代弯道超车,将有可能改写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AI大国、AI强国,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时云计算在美国刚刚兴起,张亚勤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内部启动了云计算项目,积极呼吁中国建立自己的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战略,并且将微软公有云引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个落地中国的外资公有云。此举也为后来中国云计算行业的发展埋下了大量的人才种子,隐现科技“黄埔”之气象。
中国在AI上的起步并不必美国晚,同时因为数据优势和应用优势,中国的AI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3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3岁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在1997年张亚勤被授予IEEE院士,成为历史上获此荣誉的最年轻科学家。
认识张亚勤很多年,一方面他始终保持着一位科学家的儒雅、严谨,另一方面又总是处于一种对新鲜事物兴奋好奇的状态。他非常享受自己所创造的事业,但又不沉迷于舒适区,无论是在微软还是百度。
几天前,百度参与在湖南举办的阿波罗生态峰会,张亚勤以阿波罗理事会理事长的身份出现。我们知道,阿波罗是百度AI战略的一个重要落地举措,其生态环境已经汇聚了超过177家的合作伙伴,目前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最高水平。
未来不是被预见的,而是被创造的,这需要更多“躬身入局”者。越有能力者责任越重,未来更需要他们做好自己的角色,用行动创造未来、书写历史。
在企业界,百度是中国AI的旗帜。在学术界,清华大学是中国AI的标杆。结合张亚勤目前清华大学教授以及阿波罗理事会理事长的双重身份,可以看出,他的life3.0是要做推动中国AI发展的幕后英雄。通过教育、科研提升中国AI的技术水平,通过百度公司这样的平台,促进技术的商业化和落地,AI将会有更大几率成为中国的优势。
1996年出生的李佳林是来自兰州皋兰县的一名大四学生。疫情发生后,对他来说,今年的春节假期尤为漫长。“每天看着不畏生死的医护人员,我却帮不上忙,如坐针毡。”
“世界永远在变化,事情要做好,大事上方向正确,小事上一丝不苟。每个人的管理方式、做事方式不一样的,要给他们充分的空间。”在管理上,张亚勤大道至简,终能走向预定的方向。
李佳林坦言病毒让人担忧,不过他从不喊怕喊累。“看着隔离区的病人,看着医护人员疲惫的身影,我只懊悔能为他们做的太少了”。
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这个时代更为尊重“做事的人”,而张亚勤正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躬身入局”者。
“当我对某项工作驾轻就熟的时候,就意味着这段工作生涯即将划上句号,我会主动寻找另一个能够让我兴奋的工作。我是个不停追逐下一个‘兴奋点’的人。”张亚勤曾说过。
七个月后,张亚勤正式加盟清华大学,继续发挥自己在学术上的特长,将会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成功。从清华宣布的官方信息来看,张亚勤将围绕“智能科学”领域展开教学工作,同时还会筹建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以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类脑智能作为关键突破方向,打造世界顶尖的创新研发平台——张亚勤称自己已经开启了Life3.0。
站在20年前的时间节点,张亚勤应该想不到他回到中国后会亲身经历如此精彩的20年。他更想不到,当年的这个决定,会在20年间为中国培养输送了这么多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站在今天的时间点上,张亚勤无疑是中国过去20年科技高速发展中的一位重要人物,是历史的书写者。
晚上,志愿者们工作完成后,脱掉口罩、防护衣,绷紧了十几个小时的神经,稍稍有了一些松弛。与家人视频通话,成了李佳林难得的放松时间。他说,每天都会给父母报平安。当初来武汉没敢向亲友们告知,大家得知他的举动有担心和不理解,不过,现在已经化作关心与嘱咐。
当年受命于微软总部回到中国建立研究院,他用16年时间成就外企在华的最大研发机构,无形中推动了中国IT人才与整体技术上了一个台阶。当在微软的工作轻车熟路后,他开始追逐下一个兴奋点:转会百度,陪伴5年转型,在风雨中探索方向。如今,百度ALL IN AI进入稳定期,他也再次转身。
1999年张亚勤回到国内创办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无论是软件、硬件还是人才环境,相比与美国都有很大差距,用“遥望”形容也不为过。带着一份使命感,张亚勤回国“创业”,一年后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动微软多项重要技术在中国进行研发;38岁时他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比尔•盖茨智囊团的核心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