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采取了非同寻常的措施来遏制疫情扩散,值得称赞。
如果不是中国政府的努力,以及他们在保护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方面取得的进展,我们现在可能已经在中国以外看到了更多的病例,甚至可能是死亡。
2017年,一名来自乌拉特中旗德令山的白内障老人术前被查出患有乙肝,不想手术了。毛燕主动去安慰、开导她,一直陪伴在旁边,最终鼓励老人顺利完成了手术。2018年,“光明行”新增了青少年护眼行动,毛燕不仅多次与患儿外出打工的父母通电话,还专门跑到患儿家,为其家属介绍“光明行”活动。
天津海关还积极承接海关总署“两段准入、两步申报、两轮驱动”等改革试点,将必须在口岸实施的安全准入监管与程序性的通关手续加以区分,企业凭概要信息向海关申报并经风险排查处置后,允许企业将货物提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缩短货物滞港时间,节省物流成本,方便企业在货物到港前进行提前申报,无需查验的货物可以实现港口“秒放”,让海关政策红利及时落地,最先惠及天津口岸、惠及天津企业。(完)
兰斯特表示,目前国际媒体的多数报道对世卫组织的决定作出积极评价,“这显示出,世卫组织这一决定产生的负面影响有限,也显示出人们对疫情有了更加客观、科学的认识,民众科学素养提高对卫生防疫十分重要。”
4年来,像毛燕这样的红十字志愿者已增加到了2200多名。
就“不建议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主席迪迪埃·乌桑进一步解释称:“世卫组织不建议采取拒绝发放签证、关闭边境、限制健康人员旅行等措施,出台相关措施必须要有科学依据,世卫组织建议有关国家和地区重新考虑这些限制措施。”
中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发布信息,快速识别病毒并分享基因序列,采取果断有力措施控制疫情传播,体现的不仅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高度负责,更是对全球疾病防控的大力支持。
“动员治疗可费劲啦。”2015年,巴彦淖尔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毛燕第一次坐着流动筛查车,来到乌拉特后旗筛查点。山路崎岖,十分颠簸,她一下车就开始呕吐。
一双眼睛复明,一个人生改变,一个家庭脱贫。4年来,“光明行”活动成果丰硕,被牧民称为“草原上的光明使者”。
“小康路上,决不能让眼疾患者及其家庭掉队。”“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内蒙古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王芳说。“光明行”公益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和组织难度大、标准要求高、工作程序细,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2018年9月,该会赈济救护部部长李鑫在北京读大学的女儿突发肾积液,需要手术。当时,正赶上新一轮“光明行”推进会召开。他连夜去北京看望女儿,安排好手术后,匆匆又赶回。
专家分析,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认定为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主要着眼于快速消除疫情,防止病毒向医疗条件较为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扩散。
比利时荷语区鲁汶大学微生物、免疫和器官移植学院院长马克·范·兰斯特是欧洲权威医学科学家,并长期担任比利时跨部门疫情管理协调小组组长。目前他领导的团队正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研究。兰斯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世卫组织将可以协调组织更多国际援助,共同抗击疫情,比如可以同中方协商组织派遣国际医疗专家组,筹措更多医疗物资等。”
“中国的许多措施实际上正在成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新闻发布会上多次强调,世卫组织当前最为担忧的是病毒向医疗条件较为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扩散的潜在风险。谭德塞说,目前疫情还在发展,需要做更多研究,特别是卫生系统脆弱的国家要加强疫情应对,这是宣布疫情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原因。这也是从全球卫生安全出发,实现以证据为基础的科学理性冷静应对的必要举措,有助于其他国家采取科学合理适度的防疫措施。
除了废寝忘食、辛勤付出的医疗队,还有红十字会志愿者跋涉在农牧区,宣讲政策、耐心动员、照顾患者,保证每一例手术顺利进行。
“‘光明行’帮我家脱了贫。现在什么都能看清,啥活都能干。”70岁的毛礼边忙着备年货边告诉记者,“感谢红十字会,可算是能过个开心年啦!”
著名白内障专家张小利,4年间成功主刀完成4000多例手术。一次,在阿尔山市的手术车里做手术时,张小利突然哮喘病发作,呼吸困难,旁边的护士十分紧张。“给我擦擦汗,把缓解哮喘的气雾剂喷到我鼻子里。”张大夫一边嘱咐护士,一边调整呼吸,顺利完成手术。“那一天,她做了40台手术,整整18个小时!”一名护士回忆,安顿好最后一名患者,张大夫已经一步也迈不开,被护士们架下手术车。
世卫组织建议的其他措施建议包括,支持卫生系统较弱的国家;加快疫苗、治疗和诊断技术的发展;打击谣言和错误信息的传播;审查防备计划,找出差距并评估在识别、隔离和护理病例以及防止传播等方面所需的资源;与世卫组织和世界分享数据、知识和经验;所有国家本着团结与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等。
医疗队深入偏远牧区,走村入户,常常从早工作到晚。郭清,朝聚眼科集团白内障学组学科带头人,和团队创下一天106台白内障复明手术的纪录;高志光,朝聚眼科医院第二十四号复明流动眼科手术车的司机,驾驶着流动手术车四处奔波,3个月没回家;崔煜,4年间带领团队在鄂尔多斯投身青少年眼健康工作,建立7万名青少年视力档案……
(本报布鲁塞尔1月31日电)
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再次高度赞赏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表示对中国取得抗击疫情的成功非常有信心。
兰斯特也认为,中国采取的延长假期、居家隔离、集中救治等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有一些措施对控制疫情非常有帮助,但是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这一点只有在中国能实现”。兰斯特分析,世卫组织高度评价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同时把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框架下的疫情防控重点放在医疗卫生体制脆弱的国家,“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对的,中国抗击疫情措施有力,世卫组织对中国有信心,我对中国也充满信心”。(记者 张朋辉)
“世卫组织将可以协调组织更多国际援助”
谭德塞高度评价中国抗击疫情的努力,认为中国的行动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为遏制疫情在中国之外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不是政府的努力,以及他们在保护本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方面取得的进展,我们现在可能已经在中国以外看到了更多的病例,甚至可能是死亡。中国始终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及时发布信息,快速识别病毒并分享基因序列,采取果断有力措施控制疫情传播。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许多措施实际上正在成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
谭德塞还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中国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表达慰问:“我也向成千上万勇敢的卫生专业人员和所有第一线应急人员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感谢,他们在春节期间全天候工作,救治病人,挽救生命,控制疫情。”
谭德塞表示,注意到一些航空公司采取了暂时停飞某些直航班次等措施,“这不是世卫组织推荐的政策。疫情发生后,一些航线乘客大幅减少,航空公司可能出于商业利益采取此类措施”。
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配合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确定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卫生组织发布7条建议。在这7条建议的第一条中,谭德塞特别强调:“没有理由采取不必要的措施干扰国际旅行和贸易。世卫组织不建议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世卫组织呼吁所有国家执行以证据为基础、始终如一的决定。
乡下、后山的老人,不知道自己患上白内障,一听说做手术,都是摆手、摇头,怕花钱。咋办?毛燕挨家挨户敲门,一遍一遍讲解。为了提高效率,她还在村委会大喇叭里喊了3天。最终,6名老人答应做手术。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规定的程序,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根据紧急委员会的建议,最终决定是否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同时《国际卫生条例》还规定,在本国领土上发生事件的缔约国可向总干事提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结束和(或)建议撤销临时建议,并可就此向突发事件委员会陈诉意见。
内蒙古红十字会一个不足20人的小团队,短短4年间,通过“光明行”累计筛查67.78万名眼疾患者,为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免费复明手术26098例;累计为60.63万名青少年儿童筛查视力并建档,为3705名贫困家庭真性近视青少年配戴近视镜,为500名患者实施了斜视矫正手术。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表示,国际专家组将尽早赴中国与中国专家携手,就病毒传播和疫情暴发开展更多相关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重申:“根据现有的信息,世界卫生组织不推荐任何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的措施,鼓励相关国家和地区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谭德塞说:“世卫组织继续对中国控制疫情的能力充满信心。我毫不怀疑中国对透明度和保护世界人民的承诺。”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当地时间1月30日晚,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说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谭德塞强调,世卫组织不赞成甚至反对对中国采取旅行或贸易禁令。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许多措施实际上正在成为疫情应对的新标杆。
“世卫组织不建议限制贸易和人员流动”
兰斯特说:“发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世卫组织根据疫情传播情况的常规做法。从疫情防控的角度看,这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众和相关人士的意识,为消除疫情提供条件。”兰斯特举例说:“在2009年,美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实质上就是被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16年世卫组织宣布巴西寨卡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是巴西甚至在当年举办了奥运会,夏天到来时,巴西的疫情已经大大缓解。相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也会很快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