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最新数据福建、山西、辽宁等地确诊首例

中新社北京1月22日电 综合消息:中国多地卫生健康委22日通报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最新数据及诊治情况。

其中,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确认,福建、辽宁、山西、湖南等地均报出首例确诊病例。

“患者就诊需走专用通道和专用电梯,我们每天都要对这些场地进行消毒很多遍,血透室里定时开窗通风。”景德镇市第二人民院血透室护士长郑滢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弱势群体的疫情防控,更牵动民众的心。尿毒症患者,每周必须两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加之患者常年透析使得他们的抵抗力低于常人,而透析室治疗区又是一个充分暴露的大空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医院血透室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守护患者的“生命线”?

“疫情发生前,血透都严格按操作规范执行,为病人上下机并记录、水机定期消毒,水质定期检测,血透机一人一用一消毒,床单被套一人一用一更换,所有血透材料都是一次性使用,病人定期血液化验,确保安全,避免各种感染。”遂川县草林镇中心卫生院院长袁屋生称,疫情发生后,这些措施执行的更严格,在加强院区和科室消毒的同时,科室医护人员会仔细排查所有血透病人有无从疫区回来,有无从疫区回来的家属及有无接触从疫区回来的其他人员等。

河南省22日新增4例确诊病例,累计报告5例。所有病例均有武汉居住史,目前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完)

“虽然看上去很繁琐,但丝毫不能马虎,要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袁屋生说,目前医院有五台血透机,医院按照血透室布局要求进行改造。

当前,南昌市第四医院血透室工作繁忙有序地进行着,医护人员每天都要给患者测体温、健康宣教、指导他们正确佩戴口罩;患者离开后,立即更换床单、消毒机器、开窗通风,尽可能为每位透析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2月9日,江西景德镇市第二人民院血透室接到一项指令,要接诊其他医院转诊过来的50多名血透患者,加上科室现有的200多固定患者,接近300名患者。

时刻绷紧血透安全这根弦

做血透患者的健康守护人

图为尿毒症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受访者供图

贫困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是江西省推出的重大卫生民生工程。

“由于是转诊过来的患者,对他们的病史一无所知,所以在开展治疗前,我们要做大量的建档、感控防疫工作,是日常工作量的几倍。”景德镇市第二人民院护理部负责人汪迎春称,接到任务的当天,血透室的护士就从早上7点半一直忙到深夜零点,逐个打电话询问了解病史、对血透室消杀;并制定了血透室的传染病防控方案,将原有病人和转诊病人进行分批治疗,以避免交叉感染。“完成了所有转诊透析患者的筛查后,立即安排上机透析。”

为守护患者身心健康,该院血透室的医护人员周琴琴、万莉主动请缨,在当前疫情特殊时期申请留宿医院内,以应对血透室的工作。夜深人静时,手机视频那头家人的问候、孩子的哭声,都让周琴琴、万莉潸然泪下,但她们仍需坚守岗位,做好血透患者的健康守护人。

面对艰巨的任务,该院血透室医护人员纷纷主动要求增加自己的排班。最后血透室抽调了9名医护人员组成了“净护天使小分队”,同时医院也及时抽调其他科室8名护士增援血透室。

医护人员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不停地转

“这些姑娘们不容易,从早忙到晚,太辛苦了!”一位有十年血透史的患者说,开始他还担心疫情会影响到自己血透治疗,但看到医院血透室采取的一系列防控举措,让他这个年过得很放心。(完)

辽宁省22日确认2例确诊病例。首例患者男性,33岁,在武汉工作,11日出现发热、畏寒,17日返回大连,当日入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属重症病例,生命体征平稳,其密切接触者56人均在医学观察中。辽宁第二例患者男性,40岁,在湖北省仙桃市工作,13日乘飞机至沈阳途中在武汉机场停留2小时,19日在沈阳入院隔离治疗。

为了做好血透患者的安全防护工作,江西南昌市第四医院要求,所有医护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学习相关防控知识,制定应急预案,调整完善工作流程。该院血透室的医护人员,与全体医务工作者一样,深知自己肩上扛着的是怎样的重担,为了每位患者的生命健康,时刻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

福建省22日确认首例确诊患者为男性,70岁,在武汉工作,17日返回福州市连江县,20日入院隔离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截至21日24时,四川省确诊病例2例。首例患者男性,34岁,武汉某公司职员。第二例患者男性,57岁,常住武汉。目前两位患者均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此外,四川省目前新发现5例疑似病例,均为武汉返回人员,其中成都3例,绵阳2例,目前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诊治,病情稳定。

上海市22日新增3例确诊病例,累计报告9例,另有10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新增患者均为男性、本市户籍,均有武汉旅行史。

山西22日确认首例确诊患者为男性,12日至15日在武汉旅游,15日从武汉乘动车、中转石家庄返回太原,20日入院隔离治疗,现病情稳定。

血透室是一个典型的“人员密集”的场所,透析患者抵抗力低下,属于易感人群。

截至21日23时,江西省确诊病例2例。首例患者男性,56岁,2019年12月20日赴武汉市进货,2020年1月9日返回抚州市东乡区,10日入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属重症病例,其密切接触者43人均在医学观察中。第二例患者男性,50岁,曾到武汉市从事活禽交易工作,10日入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属重症病例,但病情趋向好转,其6名密切接触者均实施医学观察,无异常。

湖南省21日晚间确认首例患者为女性,57岁,武汉人,来长沙探亲。目前患者病情平稳,体温已恢复正常,正在长沙市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目前无发热等异常状况。

天津、上海、河南等地相继报出新增病例。

(王昊昊、王景巍、吴鹏泉、龙敏、杨杰英、陈静、王鹏、董飞、张道正等参与采写。)

新增患者带来的工作量,让科室每个医护都如同上了发条的陀螺一样不停地转。“我们设置了预检人员,为每一位进入血透室的患者及家属测量体温,还要一个个详细询问接触史,了解有无发热、咳嗽、乏力病史等。如发现异常经过初步排查后无异常,才可进入血透室。”郑滢说,为节约紧缺的防护服,大家上班六七个小时都不能喝水吃饭,以减少人员流动。

天津市22日新增2例确诊病例,均已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患者为女性1例,67岁;男性1例,40岁,均有武汉工作史。截至目前,天津市累计发现确诊病例4例。

作者 吴鹏泉 徐雅金

自2012年5月起,江西首批定点乡镇卫生院开始收治血透病人,江西吉安市遂川县草林镇中心卫生院就是其中一家。该卫生院辐射遂川县14个偏远山区和乡镇,血透服务是否如常,防控措施是否安全到位,时刻牵动着患者和家属的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