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着力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以防控实效检验责任担当

省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会议强调

着力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以防控实效检验责任担当

这段时间,不少人都在探讨5G时代以及未来的智能时代将是怎样的图景,却往往只得到一个模糊的感觉,难有明确的设想。其实智能社会如何发展,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每一串代码的编写。

□段伟文(中国社科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在智能社会的未来愿景中,软件和算法将定义世界和人类社会的关联。在语言功能之外,甚至具有了某种“法则”性质。

会议指出,我省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必须牢固树立打大仗、打硬仗、打苦仗的思想,绝不能有半点麻痹大意,绝不能有丝毫松弛懈怠。切断传染源仍是当前最紧迫的工作。只有坚决果断切断传染源,才能防止疫情继续扩散蔓延,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主动。武汉市正举全市之力全面排查收治“四类人员”,全省其他市州、县市区务必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力以赴实施全民拉网式排查,坚决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从智能科技与人类文明的深度纠缠态势来看,所谓代码即法则,意味着写代码在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深远社会影响的人类活动。因此,代码并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程序,而是始终嵌入在社会的价值观当中,并且有着深刻的社会影响。代码不只是工具,而且承载着意义。

因此,倡导学习写代码,不应局限于技术,只当做就业准备或生存技能;而要立足培育智能素养,教育学生从小在理解代码和善用代码的基础上会编写代码。

会议强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以过硬作风做保证。省级领导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深入基层一线,强化指导督办。市县乡各级要落实属地责任,主要领导靠前指挥,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落实监管之责,勇于担当作为。对于不担当不作为、工作作风漂浮、工作推进不力的,坚决予以严厉追责问责。

医护人员紧缺、医疗物资保障、隔离场所建设,仍是制约疫情防控工作的瓶颈问题。会议要求,统筹调配好全省医疗人力资源,充分挖掘现有医疗资源潜力,加大医疗巡诊力度,同时继续争取国家支持,发挥援鄂医疗队作用,在保武汉、保重点的前提下,加大对医疗资源薄弱、防控形势紧张市州的支持力度。要千方百计保障医疗物资供给。在积极向内挖潜、全力扩产转产保供的同时,继续多渠道、全方位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医疗物资调度协调,确保一线医护人员医疗物资不断供。加强集中收治隔离能力建设。各地要强化属地责任,树立“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思想,在继续抓好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小汤山模式医院建设和服务保障的同时,加大集中收治隔离场所建设力度,千方百计扩大床位供给。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集中收治隔离场所的医疗、生活、安保等配套支撑,营造安全环境,维护良好秩序。

在他看来,即便英语和汉语等使用得最多,但依然是区域性的,而掌握了代码好比学会一种全球性的语言,是为未来的工作做准备;写代码为人们提供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机会,因此应渗透到数学、历史或英语等课程之中。

理解代码和善用代码就意味着,写代码不再只是“理工男”的日常,而要扩展到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当中,通俗地说,将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合二为一”——既学会写代码的基本知识,又具备反思其局限和边界的智慧,以合乎人性的价值法则规范技术代码的编写。

虽然我们反感给孩子增负,但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编码知识和技能,或许真的正在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

就信息和智能科技的教育普及而言,中国其实没有落后,甚至还有不少成功经验。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能够跟上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的浪潮,一跃而成为信息和智能科技领域的第二大创新实体,信息技术教育从娃娃抓起功不可没。不久前,在美国国会,中国的人工智能小学教材甚至成为中国可能超越美国的佐证。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提前布局,将代码相关知识融入学校课程当中,让学生能够对这种语言不陌生,并且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进行深入学习,对于迎接未来世界的竞争和挑战,建设智能社会,将是一招“先手棋”。正像库克所指出的那样,当孩子们通过增强现实工具看到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时,就可能将其变成现实。

长江日报讯(湖北日报记者黄俊华)2月7日上午,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会议,会商防控形势,调度重点工作,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责任,精准施策,着力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以防控工作的实际成效检验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智能科技创新方兴未艾,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性的智能革命。库克的呼吁,当然不排除是企业公关行为,但代码在未来社会某种程度上承担“语言”的功能似乎是难以回避的方向。

“代码学习”可能是一个均衡教育的契机。一方面,如果国家和企业能够致力于让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从小接触到优质的智能科技学习和实践的资源,将有助于打破空间限制,化解由知识获取机会不均带来的智能鸿沟;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从小像掌握母语一样打下会写代码的底子,无异于获得了智能社会的通关宝典,具备了可持续学习的根基,从而能更灵活地应对智能社会不可避免的“机器换人”挑战。

临近岁末,苹果CEO库克自领导苹果以来首次访问新加坡。在接受《海峡时报》采访时,他不无急切地呼吁,代码是一种全球性语言,倘若孩子们只能在母语之外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学会写代码。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