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平凡战“疫”金句

铭记·平凡|战“疫”金句(第二期)

天津北方网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有的人奔赴前线,有的人坚守后方,哪里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一群平凡人用意志筑起一道道钢铁围墙。温暖的话语,无悔的逆行,凝聚着力量,传递着感动。津云新媒体特别策划“天津战‘疫’中的感动”征集活动,从中梳理战“疫”金句。虽然朴素,但掷地有声;虽然平凡,但需铭记。(津云新闻编辑 展学娜 王舒瑶)

这样的潮,更表现在“体验式消费”的花样多。从“沸腾小镇”的火锅到“竹艺村”的民宿再到“超萌胖哒”的文创,每一个消费场景都吸引着你心甘情愿地为成都的安逸“掏腰包”。

当然,成都的潮,并非今天才有。

一个世纪前,18岁的郭沫若在成都第一次见到了电灯。当时,整个中国西南地区都笼罩在菜油灯与蜡烛的昏暗中,成都商业场却点亮了上百盏电灯,每晚挤满人群、欢笑雷动。

最让人惊艳的,当属创造荒漠神话的迪拜。20世纪60年代以前,这里的产业还只有养骆驼和捕鱼,但迪拜不走寻常路,硬生生地打开了国际都市大门——这里有全球唯一的法拉利主题公园、世界上最大室内滑雪场、世界最高的人工建设单体建筑迪拜塔……不怕新、不怕奇、不怕贵,就是要给消费者带来超乎想象的体验。

日前,商务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加快培育建设具有国际水准和全球影响力的消费中心城市,在中高端消费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如今的成都,一隅兰桂坊,灯红酒绿是年轻人夜生活的首选。借着它的流量,成都把一江之隔的大川巷,改造成文艺青年最爱的艺术街区。

这样的选择,并非成都的首创。放眼世界,纽约、伦敦、巴黎、上海等世界城市,无不是购物天堂。

一幕幕的画面,让成都的夜一天比一天更亮。正如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卫星拍到的成都夜色,在整个中国西部闪闪发光。

《意见》要求,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指导基础条件好、消费潜力大、国际化水平较高、地方意愿强的城市开展培育建设,基本形成若干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两座城市的演进,透视出了消费不可小觑的魔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两年,到过成都的游客,可能会不经意间地发现——成都的“首店”特别多。太古里每开一家店,一不小心就会“爆”成打卡网红店,大众点评上最多的惊叹是“没想到这家店来成都了”。

1-10月,成都新落户各类品牌首店405家,其中全球首店4家,全国首店42家,首店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在国内,把消费融入城市发展的典范,则是上海。开埠最早的上海,始终追逐着时尚精致。去年4月,上海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提出加快国际消费城市。上海的“首店”之多,让平日里“高冷”的奢侈品牌也不得不等着排队入市。

↑今年3月,Mercedes me体验店在成都远洋太古里亮相,作为继北京三里屯、上海外滩之后的中国内地第三家、全球第八家品牌体验店

这样的爱生活、乐消费,更演绎出了对优雅时尚的孜孜追求——不甘人后、敢于创新。

这座城市骨子里流淌着商业的基因

亮光的背后,跳动着优雅时尚的乐符。这,就是成都沁入骨子里的城市气质。

12月16日,成都召开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会。在这座服务人口逾2100万的超大城市,为何要用一场如此高规格的全市大会,让海内外消费者在成都愉快地“买买买”?

今天,作为西部消费中心和西南生活中心,“天府之国”成都开始向着一个更高的目标发起了冲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也不是这两年间才养成的新习惯——

早在晋朝,左思在《蜀都赋》里就写了成都人开party的画面:美食配美酒、音乐加舞蹈;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就诞生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见证了商业的繁茂……

在2300多年的建城史里,成都最响亮的名号,就是“天府之国”。因为物质充盈,这里的人们天生就有着爱生活的气质,这也催生了消费的活力——成都人好美食、好美酒、好音乐,酝酿出了独特的生活美学,蜀锦、交子更是见证了商肆繁华的场景。

↑成都夜景图/视觉中国

从历史深处走来,优雅时尚是这座城市不变的气质

Chloé早春系列、迪奥2019早秋男装系列等众多全球新品首发活动都认准了成都。在第一财经“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成都长期位居新一线城市首位,在世邦魏理仕“国际品牌渗透率榜单”上成都位居全球第19位。

上海还能让老字号焕发“第二春”,成为年轻一代热捧的新网红。大白兔香水、回力球鞋等大量新品,卖的不仅仅是情怀,还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时尚创新度和引领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