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步入关键期国资监管大格局加速成型

国企改革步入关键期 国资监管大格局加速成型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题:国企改革步入关键期 国资监管大格局加速成型

他说,国务院国资委正牵头编制“十四五”全国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组织编制央企总体规划和央企自身规划,并首次将地方国资规划和地方国企自身规划纳入体系,希望各地国资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加强与全国国资规划的对接。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表示,各地国资监管部门要用好考核“指挥棒”,通过考核引导、挖潜增效、提升管理等举措,全力以赴稳增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调整。

在较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速是“进”,持续转型升级、加速科技创新是“进”。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市属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突破30%;江西实施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增速连续6年保持在两位数。

目前,风电群全部风机的基础混凝土已完成浇筑,风机吊装已完成77台,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中,最后一期风机计划于2020年底并网通电。通电后,新增装机容量将占阿根廷2019年风电装机容量的24.6%,相当于每年为阿根廷减少燃烧约65万吨标准煤、年减少碳排放180万吨。

“‘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像中国的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项目都为阿根廷带来了投资和就业,我们非常欢迎这些中国项目。”罗马布兰卡风电项目工程师路易斯·托斯克如是说。

对此,郝鹏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即将出台实施,各地国资委要以此为契机,细化任务,压实责任,把国企改革推向纵深。

实践证明,随着协同合作全面深化,系统合力正不断增强——

近年来,各级国资委围绕“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做文章,加大了自我革命与授权放权力度。目前,全国已有27个地方出台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案,35个地方出台权责清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

稳中有进,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国际项目在语言沟通、标准应用、财税研究和合同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同时,还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安全风险和汇率风险。”雷声军坚定地说:“我们不惧风雨,也不畏险阻,贵阳正在抓好陆港复兴的重大历史契机、打好开放牌、推动强实体,为我们在海外市场占据一席之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完)

“在改革推进上,各地思想要更解放一些,步子要更大一些。”郝鹏说,要切实强化困难越是增多越要加快改革的意识,把改革重点更多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大胆改、大胆闯,用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激活发展潜能,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会议还明确,下一步分层分类推进“混改”,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民营企业合作,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科学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并强调充分保障企业职工知情权、参与权。

近期西班牙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发展。3月8日,西班牙新丝路协会(侨团侨社)向重庆市侨联反映,旅西侨胞急需了解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知识和措施。得知这一情况后,重庆市侨联积极协调重庆渝中区侨联、区侨办和渝中区卫健委等部门,成立专家咨询小组,通过微信为旅西海外侨胞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中国电建贵阳院海外事业部总经理雷声军,第一个接到报喜电话。雷声军介绍,罗马布兰卡风电群由5个风电项目组成,共建风机109台,总装机容量达354.6兆瓦,中国企业将承担项目20年的运营维护工作。这次通电的首批机组并网容量51.2兆瓦,是罗马布兰卡风电群中的一部分,占风电群总并网容量约14%。

握指成拳,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积极稳妥推进混改,上半年各地新增混改企业超1500家;31个地方改组组建超过10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启动,沪深沈三地率先发力……

3月9日,渝中区卫健委成立专家咨询服务团队,安排渝中区中医院、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4名医生担任咨询组成员,轮流与海外侨胞开展线上疫情宣传和咨询服务。医生们在微信群里及时向侨胞推送防护知识内容,介绍防护注意事项。

2019年国企改革不断推进,如何提升改革综合成效成为各方关注焦点。

布局落子,继续下好国企改革“一盘棋”

各地国企应如何聚焦主责主业?此次会议给出清晰答案:坚持出资人主导,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的领域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探索跨区域整合,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国资监管仍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企改革推进还不平衡。”郝鹏表示,下一步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资监管职能转变,要突出抓好工作协同。

记者从11日至12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举行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全国国资监管系统将加快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国资监管大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强合力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时间,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

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资监管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凸显。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企如何继续发挥好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西班牙新丝路协会副会长钱昌毅说,深切感受到侨联组织对海外侨胞的厚爱,通过聆听医生们的专业解答,不仅增加了防护知识,也增强了防疫信心,消除了恐慌和焦虑心理。海外侨胞并肩作战,定能安全无恙。

“这是国资监管系统以更高站位、更强合力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最新动作。”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打破区域与行业壁垒,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整体功能。

一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着眼地方所需、发挥央企所长,与各地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各地也加大协同力度。例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建立一体化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打造重大问题协调与重大项目对接等平台,探索国资监管跨区域合作。

面对国内外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2019年全国国资监管系统迎难而上、顶住压力,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更加鲜明——

作为一项高精密度的系统工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步入关键的历史阶段。

考虑到两地时差和海外侨胞每个人咨询与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等情况,医生们采取先收集侨胞们咨询的内容,然后每天确定一个时间点在群里集中统一回复。在线服务推出后,短短一天时间内,就有近500名旅西侨胞加入微信群,并咨询相关问题。医生们在群里详细解答海外侨胞关注的疫情防护问题。海外侨胞们对医生提供的咨询服务纷纷点赞。

风险防范有力有效也是“进”。河北、黑龙江、甘肃等地国资委强化负债率监测管控,推动高负债地方国企落实降杠杆任务。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