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回应中国专家带中成药支援意大利

中新网客户端3月17日电(袁秀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近日,中国医疗专家携带连花清瘟颗粒等中成药支援意大利等国家,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做出回应。他介绍,在这次中国的疫情防治中,中药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中成药已经纳入到第6版、第7版的诊疗方案中,这些中成药也在中国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表示,我们很高兴、也很愿意把中国的经验跟国际社会来共享,也愿意中医药为国际社会、为其他国家的人民在这次抗疫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交出了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虽从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但门槛过高,比如“投资对象为未上市早期企业,投资方式为股权投资”,“本只基金投资于中小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金额占比超过50%”等条款,对于大多数创投基金来说,无异于望梅止渴。

“反向挂钩”政策的实质性落地

新规一经推出,无疑成为创业投资机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重大利好。

反向挂钩制度,指的是创投基金所投股份的锁定期与IPO之前的投资期限成反比,即前期投资的时间越长,锁定期越短。

“很多私募管理人在被投企业上市后,在满足其他减持条件的情况下,还需要另外向中基协申请将基金类型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变更为‘创业投资基金’方可适用,此次调整后,可减少中基协和管理人不必要的工作量,为创投基金提供了便利。”

民生幸福彰显发展给力。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2019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民生为本、提升发展温度。今年以来,各地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减税降费等普惠性政策进一步落地,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前10月,全国日均新登记企业1.97万户。为扩大消费,十部门联合发文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扩大金融、电信、养老、医疗等领域对外开放。保护生态也是改善民生,各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一系列强有力举措向污染宣战,美丽中国增添更多亮色。预计到今年底,全国95%左右现行标准的贫困人口将实现脱贫,90%以上的贫困县将实现摘帽,脱贫攻坚成绩斐然。

民生幸福彰显改革给力。发展每向前一步,改革也要向前一步。改革开放是关键一招,也是制胜一招。2019年,改革开放迈出重要步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深化,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民生改革扎实推进,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出了群众真切的幸福感。瞄准难点,破解办证难、办事难等问题,疏解百姓的烦心事;打通堵点,调低社保缴费基数,降低参保门槛,更多人被纳入社保保障范围,让民生保障更优质;跟踪热点,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如今,“符合条件的新三板公司无需经证监会关于证券发行的审核或者注册,由交易所直接审核在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转板条件要求“精选层连续挂牌一年以上”,这为优质公司提供了IPO之外的一种新上市选择,增加了精选层公司的‘准上市公司’属性以及流动性。

民生幸福彰显政策给力。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9年,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系列惠民政策举措密集出台,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民生工作。今年中央财政严管部门支出,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民生投入只增不减。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随着稳就业措施落地,新岗位、新业态进一步壮大,就业潜力持续释放。今年经济大盘平稳、结构优化,带动收入“蛋糕”不断做大。社会保障有力,“安全网”更加牢靠。

投资行业的“贫富差距”或将加大

融中财经从中基协了解到,反向挂钩申请的办理时限将由材料齐备后20个工作日缩减为材料齐备后10个工作日,为确保2020年3月31日按时上线升级功能,中基协方面已经在升级AMBERS系统,并与上交所、深交所、中国结算等单位进行系统联调。届时,创投基金可以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政策优惠。

以天使机构举例,从天使轮开始,一路伴随企业成长直到上市,机构投资周期为5-7年。好不容易等到企业上市,又得按照减持新规持有将近3年时间才能退出。也就是说,从投资到退出周期在10年左右。从某种程度上基金要想投长、投早、投中小、投科技,则要面对漫长的持有过程和“退出难”压力。

此次减持政策的松绑,放宽了认定标准,创投基金减持周期和压力大幅缩减。据某机构表示,之前“根本达不到享受‘减持优惠’的标准,如今在管项目中有70%能得到惠及。”

之前“由一年最高减持4%增至一年最高减持12%。”修订后,允许投资期限在五年以上的创业投资基金,在锁定期满后减持比例不受限制。此项加大了对专注于长期投资的基金优惠力度。

“一晚推出两大重磅政策,对于创投行业来说,大大利好,尤其是在当前疫情阶段,创投行业陷入半停滞,新政好比打了一剂强心针,可大大缓解中国创投行业的退出困境,并提高私募股权市场的流动性与退出效率。”某业内人士表示。

疫情之下,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告急,利好政策加速出台,使创投行业看到了“万物复苏”的希望。对于中小、科技企业来说,此次政策有效缓解疫情影响下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科技创新得到持续输血。

2018年,“资本寒冬”的气氛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逐渐弥漫,2019年,“至暗时刻”之声不绝于耳。2020年年初疫情黑天鹅突至,更是加剧了一级市场的“严寒”程度。其中,被投项目退出周期被迫再次拉长,基金流动性差程度堪忧。

如今,《特别规定》的出台,可提高了创新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行业的积极性,形成“投资-退出-再投资”的良性循环。改变之前因“退出期限长导致的创业投资基金的年化投资回报率被降低”的局面,提高基金 IRR。使资本运营效率将大为提升。

 “退出难”的问题已困扰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已久。和美股和港股市场相比,A股在股票减持和流通上有更多硬性条款限制,“流通性差”等问题有增无减,反向挂钩制度虽有所缓解,但是“门槛过高”。

在最新推出的修订版中,反向挂钩政策适用标准大为简化,“对早期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计投资金额占比50%以上”此项要求被删除。创业投资基金项目投资时满足“早期企业”、“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三个条件之一,即可享受反向挂钩政策。

四、合理调整投资期限计算方式

最新修订版中,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依法备案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照适用。

对于新推出的新三板《指导意见》,这是继2019年10月25日证监会宣布启动全面深化新三板改革后,再次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之前挂牌门槛较低,企业数量庞大、良莠不齐。来自交易机制、分层机制以及三类股东的掣肘,使得新三板一度陷入流动性困境,甚至沦为“孵化池”,为科创板或其他板块提供“生源”。

2018年3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推出“集合竞价交易情况下,投资期低于36个月的,连续90日不得超过1%;投资期超过48个月的,连续30日不得超过1%;投资期超过36个月、低于48个月的,连续60日不得超过1%”等政策。

团结是最强的免疫力!

2016年9月,“反向挂钩”首次被提出。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针对创业投资(基金)企业,“研究建立所投资企业上市解禁期与上市前投资期限长短反向挂钩的制度安排”。

转板“通道”打开,新三板流动性问题有望得到扭转,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有机联系将得以加强。

投资期限截至点由“发行申请材料受理日”修改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日”。此项修订有利于连续计算基金投资时间,可以使创投基金可适用更长投资期限所对应的、更快的减持速度。

《特别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创投基金退出渠道,更好发挥创投基金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科创企业创业创新的作用。证监会对反向挂钩政策的修订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退出难”愈演愈烈。创投基金更加期待“反向挂钩”的实质性落地。

2018年3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创业投资基金股东减持股份的特别规定》,其中规定创业投资基金申请享受反向挂钩政策须符合投资项目为“早期中小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且该基金“对早期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合计投资金额占比5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募资难的整体环境中,新政或将进一步加大投资行业的“贫富差距”。强者恒强,业绩优秀的投资机构通过更为广阔的退出路径,将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中小机构在“解燃眉之急”后,依旧需要找好立足点,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活下来。

在《特别规定》出台的同一时间,证监会发布《中国证监会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新三板企业“在精选层挂牌一年,有机会转到科创板或创业板”。

之前“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连续90日内,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受让的股份。”修订后,取消减持受让方锁定期限制,此项举动可大大激活大宗交易方式下受让方的交易动力。

一、简化反向挂钩政策适用标准

五、拓宽享受反向挂钩政策的适用主体

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诸多民生举措。新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必将收获更多温暖、绽放更多精彩。(向秋)

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一直以来,不少收益性高的GP根本不到外面募资,自己和老LP就把新基金额度抢光了,自己实现闭环发展和‘良性循环’。”

“从前的政策是以基金作为主体来认定,但是一个基金不可能只有一种投资策略,针对早中期不同阶段甚至后期都会有一定的配置,因而界定早期项目的标准十分模糊与困难,此项规则在先前政策基础上更加优化与放宽标准。”某业内人士表示。

“对于优秀的投资机构而言,两项新政无疑可提高退出效率,减少退出限制,加强了一级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让投资机构更好地享受到资本市场的发展红利。”在洪泰基金看来,两项新政也是进一步释放资本市场流动性的信号。

“新规可谓大刀阔斧,毫无保留的为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减持‘减负’,支持力度之大,可谓冬天的一把火,这给资本寒冬中的创投机构很大信心。”洪泰基金认为,“这些改变体现了监管机构对创投机构和创投行业认知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对市场痛点的关注。”

2017年5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其中“集合竞价交易连续90日不得超过1%;大宗交易连续90日不得超过2%;大宗交易的受让方要锁定6个月。非公开发行股份解禁后12个月内不能超过50%”等条款,使特定股东、大股东、创投基金在减持方面均受到严格限制。

二、取消减持受让方锁定期限制

Back To Top